課程
諮詢
免費講座 試聽諮詢 考試總覽



最新考情

GPA 是什麼? GPA 怎麼計算? 提升 GPA 的最佳方案

680
發佈時間:2025/09/30
更新時間:2025/09/30

GPA 是什麼? GPA 怎麼計算? 提升 GPA 的最佳方案


*GPA目錄指南

GPA 的歷史背景GPA 有什麼用?
GPA 如何計算?GPA 換算表(4.0 / 4.3 制)
GPA 對升學與留學的影響提升 GPA 與低 GPA 補救策略
已知 GPA 低的補救方案與研究所申請策略TKB全科GPA專案

GPA(Grade Point Average,平均學分成績)是衡量學生學業表現的重要指標。無論是升學、申請國際交換或進入職場,高 GPA 都能為學生帶來明顯優勢。我們將全面解析 GPA 的定義、計算方式、換算表、提升策略以及對升學與留學的影響,讓你對 GPA 有完整的認識。


GPA 的歷史背景

起源

GPA(Grade Point Average)最早源自美國高等教育制度。20 世紀初,美國的學校與大學希望用一個簡單數值化的方式衡量學生學業表現,便開始將成績換算成積分(Grade Points),再取加權平均,形成 GPA。

早期發展

  • 早期 GPA 主要用於美國的大學,作為學生排名、獎學金評選與畢業資格判定的工具。
  • 隨著教育制度的標準化,GPA 成為衡量學業表現的國際指標。

全球擴展

  • 隨著國際教育交流增加,GPA 的概念被其他國家採用,尤其是在台灣、加拿大、英國與亞洲部分國家。
  • 台灣大學多數採用 4.3 或 4.0 制,將百分制成績轉換為 GPA,使學生在申請國際交換或國外研究所時更容易對照。

現代意義

今天,GPA 不僅是學業表現的量化指標,也常被視為學生學習能力、專業素養與努力程度的代表。對升學、交換計畫與職場競爭力都有重要影響。

立即諮詢 GPA 課程


GPA 有什麼用?

在實用層面上,GPA(Grade Point Average,中文稱「平均學分成績」)是一個將學生學業成績數值化的工具。它可以有效反映在學期間對學科的掌握度,也代表學習能力、專業素養與學術實力。

學生層面

  • GPA 是學業表現的量化指標,高 GPA 能增加升學、國際交換或研究計畫的錄取率與機會。

學校層面

  • GPA 作為篩選學生的重要標準,幫助學校選出學業優異的學生。

職場層面

  • 部分企業,尤其是跨國或外商公司,會以 GPA 作為初步篩選條件,特別是財經、科技領域職缺。

GPA 如何計算?

GPA 的計算方式主要是 學分加權平均,公式如下:

GPA = (各科 GPA × 學分)的總和 ÷ 學分的總和

提示:學分越高的科目對 GPA 影響越大,所以選課策略也會影響最終 GPA。

科目成績學分GPA (4.3制)學分加權GPA
英文9234.3 12.9
數學8544.016.0
物理7823.36.6
總和 / GPA9-35.5 / 3.94

GPA 換算表(4.0 / 4.3 制)

不同學校採用的 GPA 制略有差異,台灣多數大學使用 4.04.3 制。以下是常用對照表:

成績範圍等級GPA (4.0制)GPA (4.3制)
90–100A+4.04.3
85–89A4.04.0
80–84A-3.73.7
75–79B+3.33.3
70–74B3.03.0
65–69B-2.72.7
60–64C+2.32.3
50–59C2.02.0
0–49F00

GPA 小提示:

  • 高 GPA: 3.7 以上(約 85 分以上),競爭力強。
  • 中 GPA: 3.0–3.6,仍可升學或申請交換,但需搭配其他優勢。
  • 低 GPA: 3.0 以下(70 分左右),可能影響升學或申請機會。

立即諮詢 GPA 課程


GPA 對升學與留學的影響

1. 國內研究所推甄/預研申請
在台灣,研究所推甄的 GPA 要求,因不同的校系有所差異。一般而言,頂尖大學研究所推甄入學通常要求 GPA 維持在 3.7 以上(約 PR 85 以上) 才有較佳機會。建議同學可以提前查詢目標校系過去入學者的成績分布,設定合理的目標。
除了 GPA 外,推甄還會考量其他條件,如專業證照、研究經驗、英語能力證明、實習經驗、推薦信等。

2. 國外研究所申請
GPA 對於申請國外研究所相當重要,尤其是美國。招生單位通常會將 GPA 視為學術能力的直接指標,並用以篩選申請者。
根據不同學校的要求,GPA 可能佔申請評分的 50% 以上。若 GPA 過低,即使其他條件優秀,也可能被篩選掉。

3. 交換學生計畫
許多國際交換計畫也會參考 GPA 作為選拔標準。高 GPA 不僅能增加被選中的機會,還能在競爭激烈的交換名額中脫穎而出。


提升 GPA 與低 GPA 補救策略

課程選擇策略‧ 優先選擇擅長或容易取得高分的課程
‧ 平衡必修與選修,避免低分拖累 GPA
‧ 若 GPA 偏低,可重修低分科目或選修高學分課程提高加權平均
學習技巧與時間管理‧ 使用番茄鐘、每日學習計畫表提高效率
‧ 對弱科集中複習,避免浪費時間在已掌握的科目
‧ 採用分段複習、高效時間管理,逐步提升低 GPA 科目的表現
補強弱科‧ 尋求教師、家教或線上課程輔導
‧ 利用練習題與模擬考試掌握重點
‧ 針對常錯題型或概念盲點集中突破
考試策略‧ 掌握各科評分標準與題型特性
‧ 優先取得高分科目,保障 GPA
定期檢視 GPA‧ 每學期檢視 GPA 變化,調整學習策略
‧ 提早發現低分趨勢,及早補救
搭配其他優勢‧ 若 GPA 無法快速提升,可用研究經驗、專業證照、實習經歷補足競爭力
‧ 申請研究所或交換計畫時,在履歷或申請書中凸顯其他能力,增加申請成功率

立即諮詢 GPA 課程


已知 GPA 低的補救方案與研究所申請策略

強化申請文件與其他條件推薦信:找熟悉你學業能力或專題表現的教授寫推薦信,強化學術形象。
研究或專題經驗:展示你在學期間的專業能力與研究成果。
專業證照與實習:補足學術不足,用實務經驗證明能力。
選擇策略性申請院校‧ 尋找 GPA 要求較寬鬆、或重視其他申請條件的院校。
‧ 注意校系過往錄取學生 GPA 分布,設定合理目標。
書審與面試表現‧ 強化 SOP(自述信)與書面審查表現,凸顯你的學習動機與專業規劃。
‧ 面試中展現成熟思維、研究潛力與學習熱情,補足低 GPA 的劣勢。
計畫性補修與延後申請‧ 若時間允許,可重修或加修課程,提升下一學期 GPA,再申請研究所。
‧ 若 GPA 無法立即提升,可考慮申請下一輪或次年,搭配其他優勢申請。
核心原則低 GPA 不代表無法申請研究所,只要 策略性選校、補強其他條件、展現專業能力與潛力,仍有機會成功。

立即諮詢 GPA 課程

TKB全科GPA專案,一次滿足多個願望

整合TKB大碩研究所、洋碩美語、百官網公職、甄戰學習顧問多品牌的 全科GPA專案 堪稱你的學習神燈精靈,一次滿足你:

  • 大碩研究所:提升在校成績 GPA,專業科目自由選課,輕鬆達成國內外升學
  • 洋碩美語:可選托福、雅思等多樣化課程,滿足提升英文能力的需求
  • 百官網公職:公職、國營等多元工作選擇,相同考科不須額外準備
  • 甄戰學習顧問:口面試技巧訓練、備審資料整理與專題研究撰寫,上榜更容易

而且價格非常親民:
大一開始報名,到大四10月底都能使用!
電類學生平均一年不到 2 萬元,商科學生更便宜,CP值超高!

階段內容
基礎奠定
大一
剛進入大學,面對課程銜接落差,全科GPA專案協助穩固學習基礎,輕鬆避開被二一的風險!
穩健進步
大二
透過全科GPA專案持續累積成績,強化表現,為未來研究所推甄鋪路,競爭力全面提升!
實戰準備
大三
開始著手研究所與國考的挑戰,全科GPA專案涵蓋主要考科,結合前兩年的扎實基礎,大幅提升錄取機會!
決戰階段
大四
最後階段全面衝刺,兼顧研究所與國營、公職考試,學業與職涯雙軌並進,選擇更多、更有把握!

考上理想系所


線上諮詢/試聽享 購課仟元折扣


▼ 立即諮詢GPA全科專班 ▼


如對本專案有相關問題,歡迎填表洽詢,有專人為您解答 *必填
真實姓名*
行動電話*
電子郵件*
參加地點*
可聯絡時間*
目前背景
備註描述
我想收到最新考試資訊及課程優惠電子報
請勾選已詳細閱讀及了解本站之個資法及隱私權相關規範